寒假的一天,零下9度的低温,临近中午下班时间,能源管理中心维修部的值班人员来到二餐附近的井下,站在冰水中默默地修好了突然破损的水阀。没有人知道寒假的这个“小插曲”。
寒假水阀突发故障,维修师傅这样做
2月1日,正值寒假期间,大部分学生和教职工已经离校回家。上午11点左右,能源管理中心突然接到西校区东门保安室电话,反映屋内的水管水流明显变小,水压不足。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敏锐地意识到,很有可能是学校某处的主干供水管道出现损坏,若不及时处理,管道影响到的地区将会出现严重的用水问题,甚至会造成地面和井底大面积结冰,供水系统瘫痪。
情况紧急,工作人员立刻同时呼叫3位维修师傅,前往东门保安室详细了解情况。结果与他们预料的差不多,是埋在地下的某个供水管道出现了问题,但是面对偌大的校园,快速而又准确地找到水管破裂的地点,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半个小时的排查,终于在第二餐厅附近井下的一个大型供水管道上找到了破裂的主阀门,水柱穿透破损的阀门四处激射,需要紧急抢修。
由于阀门损坏,井内全是污水,正向外溢着,人根本进不去。维修师傅立刻调来抽水泵,当水位下降至小腿肚时,师傅们便套上雨靴,毫不犹豫地跳到井内刺骨的冷水中,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修好了破损的阀门。上井后,几位维修师傅厚厚的冬装已经湿透,冻得瑟瑟发抖。当时的室外温度只有零下9度,同去的中心管理人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眼里闪着光:“太感动了!当时水那么冰,几位师傅毫不推诿,立刻就跳进去了。”参与其中的张、王两位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些脏活累活总需要有人去做,我们愿意为学校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
每天解决40余次故障,工具不够就用手
此次抢修过程虽然辛苦,但对他们而言,这是他们工作的常态。
能源管理中心维修部共有33位维修师傅,西校25位,东校8位。他们负责整个学校的水电暖日常巡检和维修工作,工作量很大,而且常常要与布满腐草和异味的管道井、臭味熏天污水横流的化粪池、喷射的冷水热水甚至脏水打交道。
“平均每天40多个活吧。”张师傅说。为了能第一时间解决师生报修的问题,除了日常的维修、巡查工作,他们还要轮流值班,以备突发情况的发生,即使是春节期间仍坚守在一线,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谈到日常维修工作时,赵师傅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了一张前一天在4号公寓楼某宿舍维修厕所的图片。他在疏通过程中取出了鞋刷、筷子等小物品。“希望同学们平时不要把筷子、叉子这样的东西扔进厕所,这样很容易堵塞管道,而且疏通十分困难,有时候要花上几个小时,有时候工具派不上用场,还要直接用手。”赵师傅说。
令人吃惊的是,这样的现象十分普遍,每天40余个维修项目中,至少有十几个是类似的原因。对同学们而言或许只是无意之举,却给维修师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希望同学们爱护我们的校园环境和公共设施,虽是举手之劳却能避免很大的麻烦。
用心“监视”,全方位呵护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师生,能源管理中心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山东理工大学能源监控平台。中心3楼大厅中央墙面是一块块显示板,上面显示着学校各处水、电、暖的即时情况。哪里的温度低了,哪里的水量大了,全都一目了然。一旦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可以立刻采取措施。
有没有维修好,维修得怎么样,全是师生说了算。师傅维修后交给师生来评价,如果师生不满意,工作人员会提供“售后服务”,最大程度维护师生权益。工作人员说:“可以通过‘山东理工能源’微信号来提出申请,还能查电费、水费,我们会自动算出宿舍的平均用电量,来判断它能用多久。”
一心一意的付出,必然会收获累累硕果。在能源管理中心3楼会客厅的墙壁上,挂满了奖状,同时,我校能源管理中心还是山东高校后勤协会能源管理分会的理事长单位。
夏日有汗水浸透的衬衫,冬季有寒风冻伤的双手,白天有工作时专注的眼眸,黑夜有默默前行的背影,脸上有蓬头垢面的容貌,心中有简简单单的梦想,这些,就是维修师傅们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