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声在发言中指出,山东理工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重点通过四个方面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提供有力保障。学校成立了节约型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技术指导及咨询专家组,负责审议、指导学校节能规划、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结合理工大学实际情况,修订了《山东理工大学能源管理办法》、制定了《进一步加强节能节水工作,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能源管理制度。理顺了能源管理体制,明确能源管理负责人,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建立节约宣传教育机制,发挥教育引领作用。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连续10年,利用节水、节能宣传周,结合国家节能减排形势和宣传主题,开展专题宣传活动,适时开展能源短缺体验日活动等,强化师生的节能意识,积极推进行为节能。专设理工能源网站,开辟节能节水宣传专栏,开展校园低碳小窍门和校园节水妙招征集活动,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充分发挥我校科学研究的优势,组织多学科力量,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生物质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切实推进资源节约科技进步工作。三是多渠道筹措节能改造资金,强化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十一五”期间,学校充分利用国家节能和环保政策,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不断加大节能、节水建设改造投资力度,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在日常用水节约与水的循环利用、供暖节能改造、节电改造、节能产品应用、再生能源使用和提高用能管理技术手段等方面,开展节能节水改造。通过节能改造,每年节约能源支出800余万元,节能节水效益显著。“十一五”期间,我校在建筑面积增加45万平方米、学生净增4000人的情况下,人均水耗由2007年的94吨下降到2010年的59吨;人均能耗由2007年的65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470千克标准煤,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的成效已经显现。四是推进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学校于2010年获得国家第三批高等院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项目后,积极开展工作,目前已完成改造公共建筑和主要动力设备水电暖计量表具9653套。并依靠学校网络资源,将计量表数据传输到监测平台数据库,形成完整的能耗监管系统。
围绕今后的工作,张宇声副校长提出,山东理工大学将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在能源管理机制和先进节能技术应用上下工夫,充分发挥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的作用,全面推行用电定额管理,加强公共建筑节能应用研究,推动公共建筑节能降耗,在市政公共热源负荷满足的条件下转变西校区供暖方式,建设西校区中水回用二期工程。到2015年,节能节水率均达到20%,人均综合能耗由2010年的每年470千克标煤,下降至375千克标煤;人均用水量由2010年的每年59吨,下降至47吨。学校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