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党支部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作者:杜霞 发布时间:2011-06-30浏览次数:728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能源管理中心党支部受到了中共山东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的表彰,荣获“2008-2010年度山东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近年来,能源党支部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后勤服务宗旨,在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抓工作落实以及服务师生员工等方面都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效显著。尤其是在学校组织的支部活动创新项目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工作深入扎实、特色突出、效果明显,受到了学校党委和后勤党总支的充分肯定。

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1、加强理论学习和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党支部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双周四的理论学习的时间,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成果,认真研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寻求应对的策略。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强化党员和员工的服务和竞争意识,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学习、创先争优的文化氛围,为进一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结合党支部实际,制定了《能源管理中心民主监督实施办法》。每周召开党政联席会,按照集体领导、个人分工、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加强对党政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作用。定期组织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间能及时交流与沟通,为单位的发展建设发挥合力效能,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加强队伍建设。

近年来,针对党员骨干队伍年龄老化的现象,党支部积极培养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先后发展党员5名。并录用4名大学毕业生党员为人事代理制员工,引导他们到生产、服务一线锻炼,全面了解中心工作,注重培育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10年暑假中心组织的全员岗位聘任中,9名新党员中有7人被聘任为部门主管或助理,使中心的骨干队伍形成了专业知识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梯队。

2、重视教育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发挥模范作用。

根据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党支部采取集中培训、部门培训、岗位取证培训和分批外出拓展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管理知识、专业知识等进行学习,增强了党员和员工的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方面的修养。在开展的“我为能源添光彩”和“应知应会技能比赛”活动中,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增光添彩活动共奖励300多人次其中党员近200人次,技能比赛5个项目中党员获得3个一等奖,发挥了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党员先进性,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党支部以发挥党员先进性,节能减排创效益为题目,以实施《能源管理中心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实施办法》为载体,深入组织开展创先争优、争做理工先锋活动。通过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积极努力,最终公开承诺开展14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目前各项目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在以下几的方面:

1、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引入ISO9000认证体系,提高管理水平》项目的实施,建立了《质量手册(含系统文件)》、《部门作业文件》和《服务质量检查记录明细》,确定了各类记录表的表单,形成了内审制度。切实理清了各级各类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使得中心各项工作迈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201145通过专业机构认证。

2、技术改进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技术方案》项目,成为第三批全国高校节约型校园示范试点学校,并获得国家财政补助资金475万元。《提高变压器运行效率,减少无功损耗》、《鼓、引风机节能改造》、《原水再过滤系统改造》、《合理增设变频,自动控制阀,逐渐使供暖向自动化控制靠近》、《能源管理中心监控系统扩建》等技术改进项目引进、消化吸收节能减排科技成果,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改进影响水电、供暖安全、可靠运行的设备缺陷,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满足环保要求,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3、制度建设见成效。

通过《组建信息宣传队伍》项目的实施,组建了信息宣传队伍,构筑起覆盖中心所有部门的信息传递网络。稿件信息的发布程序更加明确,新闻的时效性得到良好的保障。《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项目使消防安全工作有据可依,规范了培训和演习程序,提高了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4、理论研究成果实实在在。

《开展非线性用电设备电源谐波测试普查,制定高次谐波污染消除方案,提高供电质量,确保用电安全》、《我校实现环形供水之探讨》、《西校区、东校区双电源供电(第二体育场以东)》、《安装空调温度、远红外控制器》、《降低能源消耗 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理论研究成果实实在在,条件成熟均可实施,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发挥支部作用,强化服务意识,突出保障能力,努力提高师生满意度

党支部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后勤服务宗旨,坚持“教学第一、科研第一、学生第一”的办学要求,以建立高效、稳定的能源保障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为工作目标,制定中心服务满意率≥95%、投诉不超过6/年、投诉处理及时率100%的质量目标,充实、完善各类服务项目的工作流程,规范员工服务行为,坚持“首问负责制”和“回访制”,服务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党员带头作用的发挥和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中心 “十一五”期间实现安全运行无事故,安全供电12546万千瓦时、供水15018万吨、供暖供冷1100天。在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组织了两次师生满意度调查满意率都在96%以上。

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被评为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节能减排先进单位,20115月获淄博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116月为我校争得2010年度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荣誉称号,连续十余年被评为张店区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减排先进单位。在山东省高校后勤工作会议上,两项理论研究成果分别获一、二等奖,一项科研课题获A级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