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的研究

作者:钱酉山 发布时间:2007-03-30浏览次数:2167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   钱酉山  胡征宇  李桂英

 

一、社会企业薪酬模式理论研究的观点

薪酬问题是任何一家企业乃至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最重视的问题之一。理想的薪酬制度应当能够使组织和其成员都感到满意。薪酬如果不考虑所谓的精神报酬的话,从形式上看不过是一个金钱数额,但若从其内涵来分析,就是一系列信息和沟通的语言。从企业外部讲,它既反映了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状况,又反映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从企业内部看,更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提倡、鼓励什么?反对、抑制什么?企业薪酬不仅能反映企业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企业的未来。

根据有关理论研究:当企业按照资历实行年功薪酬制度时,企业倡导的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企业对老员工的回报,同时也可能是对才干和创新的压制;当企业按照员工本领大小实行技能薪酬制度时,企业倡导的是学习、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面临识别技能及技能发挥难以具体量化的尴尬,同时也为部分员工在利用“某种手腕”谋求更有价值的岗位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当企业实行绩效薪酬制度时,企业强调的是员工的贡献,造成部门或团队内部成员的不良竞争,企业也需化费大量的管理资源,加强绩效的考核工作。

目前,鉴于各企业的实际,薪酬模式一般有五种基本的模式: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基于绩效的薪酬模式、基于技能的薪酬模式、基于市场的薪酬模式、基于年功的薪酬模式。理论研究认为,只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在实际中,对五种薪酬模式进行巧妙的组合,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来。

二、高校后勤实体薪酬模式的现状分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自2000年起步,已经历了四个年头,在教育部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少省、市高校纷纷单独或联合组建了高校后勤实体,有的还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后勤实体有效地承担了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后勤保障任务,为高教事业的发展,为学校的稳定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高校后勤实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特别是人力资源成本的变化,成了后勤实体运行中的一大矛盾,制约了实体的发展。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后勤实体还不可能完全采用国有企业通用的分流(待岗、下岗)等减员的政策,对后勤实体原有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负担,不管愿意与否都将长期负担下去。据调研,目前各高校后勤实体薪酬模式实施的情况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后勤实体的正式工基本工资(也即档案工资)由学校承担,后勤实体承担正式工的奖酬金和临时工工资;另一种是学校改行政拨款为服务收费形式后,人员经费全部根据后勤实体总的经济效益和实际情况自行承担,而一般高校后勤实体实行员工收入等于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的薪酬模式。以上两种模式不管区别如何,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人员经费政策的变化,使后勤实体无意中增加了极大的压力。由于以上薪酬模式既没有完全脱离事业单位工资制的模式,又引进企业效益工资含义,两种体制和运行机制交叉在一起,使后勤职工在思想观念上往往还没有完全转变,总认为我们原是学校的职工,国家政策规定增加工资待遇了,我们也必须增加,恰恰没有考虑后勤社会化改革后,随着行政拨款改服务收费,后勤实体逐步实施了全成本核算,人员经费必须依靠自身的实际来决定,而后勤实体所从事的后勤保障服务管理工作又是属第三产业,其效益不可能随着市场的变化,年年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就给每次增加待遇、提高收入出了一个难题。如果还要全额承担社会保障等费用,对后勤实体而言那更是雪上加霜了。鉴于上述种种情况,作为高校后勤实体的领导班子,必须把后勤实体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必须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来重新设计和建立后勤实体现代企业分配制度,设计一种既适合当前高校后勤实际,又引入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理念的新的薪酬模式。

三、高校后勤实体应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

(一)原则

高校后勤实体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就要对原有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要从高校后勤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有一定的原则。根据我们分析,高校后勤实体进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有利于后勤实体长远发展的原则;

2、坚持保障大多数员工利益的原则;

3、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

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5、坚持按劳分配、按管理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分配的原则;

6、坚持“以岗定薪,岗易薪易”的原则。

(二)结构

参照并分析国内外各类企业分配制度的情况,结合我国高校后勤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高校后勤实体实行“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其他分配制度为辅”的多元化分配制度比较适宜。岗位绩效工资结构如下:

岗位绩效工资=岗位等级工资+绩效工资

即:员工的薪酬由岗位等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

岗位等级工资按照员工从事的工作岗位核定,岗位等级工资标准设计详见附表。

绩效工资根据后勤实体所属各单位所实现的阶段性服务目标、经济效益及考勤、考核确定。各单位的绩效工资发放办法由各单位制订上报后勤实体审批后执行,其中下属单位负责人的绩效工资控制在该单位职工平均绩效工资的3-5倍。

(三)岗位等级工资的调整和计发

随着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以及各单位经济效益、员工表现等情况,员工的岗位等级工资可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办法如下:

1、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调整岗位等级工资的具体办法,报后勤实体审批后执行;岗位等级工资的统一调整由后勤实体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及社会工资水平统一确定。

2、职务晋升,岗位等级工资于次月随之上调至新任岗位所属等级,上调档数按晋升级数确定;调整后若低于新任岗位第一档,则调至第一档。

职务下降,岗位等级工资于次月随之下调至新任岗位所属等级,下调档数按降级数确定;调整后若高于新任岗位最高档,则降至最高档(由于组织调动原因等特殊情况可根据有关规定或报后勤实体审批后酌情确定)。

3、病假期间岗位等级工资的计发(略)

4、事假期间岗位等级工资的计发

当年事假累计在10天以下(含10天)的,日岗位等级工资按50%计发(以某校为例,下同),若低于当年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按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当年事假累计超过10天的,从第11天起停发日岗位等级工资。

5、婚假、丧假、年休假、产假、哺育假期间岗位等级工资的计发

1)员工在规定的婚假、丧假、年休假、产假期间,岗位等级工资全额计发。

2)女员工在国家规定的哺乳假期间,岗位等级工资按60%计发,若低于当年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按当年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

6、内部退养人员岗位等级工资按60%计发,并不再随调资政策变动。

7、各类假期期间如遇国家规定的公休假、法定节假日不予扣发。

(四)其他有关事项

   1、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适用于后勤实体所有员工。不适宜执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单位或人员,由各单位上报后勤实体,经审批后执行其他分配办法。

   2、岗位等级工资不随国家或学校政策调资升级变动。

   3、岗位等级工资每年按12个月发放。

   4、学校事业编制人员的档案工资仍随国家政策调资,并计入个人档案,作为退休或调离后勤实体时的个人工资标准。

四、高校后勤实体建立现代分配制度的实务

(一)成立后勤实体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小组

    为顺利做好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后勤实体应成立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小组,由后勤实体总裁任组长,分管财务的副总裁或助理任副组长,成员由后勤实体人力资源部、财务投资部有关人员、部分下属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或人事秘书构成,人数可根据后勤实体规模大小确定。由于工作小组由各个层面的人员构成,有利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出谋划策,组成一个临时的工作团队,来承担调查研究、制订内部分配制度新方案。在后勤实体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工作小组成立后应逐步统一思想观念,树立现代企业运行的理念,打破旧的框架,并结合本校后勤实体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的方案。工作小组成立后,还应要求工作小组成员主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薪酬管理的理论知识,并组织工作小组成员到省内外有关高校后勤和社会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并分析这些公司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为下一步制订后勤实体内部分配方案打下基础。

(二)制订内部分配制度的初步方案

  在学习、调研、分析基础上,结合高校后勤实体的实际情况,制订初步的内部分配制度方案,其中对岗位等级工资标准应设计几套方案,进行比较,以便舍取。在有了初步方案后,工作小组结合后勤实体下属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预测,通过测算再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岗位等级工资总额占人员经费的比例是多少。根据我们的具体分析,我们认为控制在50%60%之间比较合适,过低对保障大多数员工利益相违背,过高即降低了绩效工资的比例,对员工缺少激励机制,会形成新的大锅饭现象,同时又会给下属单位管理人员增加压力与负担。

(三)与下属单位经营班子沟通

  在制订了内部分配方案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及时与各单位经营班子就该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沟通,具体研究分析初步方案的可行性,及时对发现的具体问题、特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修正初步方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这一环节对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操作中应认真、仔细,一个、一个单位地进行,从各方面来分析,完善方案。

(四)进一步进行动员发动,广泛征求广大员工的意见

  为较好的实施新出台的内部分配方案,还必须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后勤实体应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动员发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通过召开下属单位负责人会议,各类座谈会,吸收各个层面的员工、群众及工会代表参与,共同关注后勤实体内部分配制的改革和深化。

(五)后勤实体领导班子的领导、统筹和及时研究新方案

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结合工作小组的工作进展,后勤实体领导班子要做好领导和统筹工作,及时研究新方案。在新方案初步形成后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要坐下来,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听取工作小组的汇报,分析研究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在与下属单位经营班子沟通、分析情况汇总后,领导班子又要专题研究各单位提出共性和个性问题,确定基本的意见。

(六)报送后勤实体董事会审批

    高校后勤实体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是高校后勤实体在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一件重大决策,为此在实施之前必须报请董事会审批。

(七)组织实施(略)